泉州花巷名称的来源

泉州古街巷―――花巷

泉州市区中山中路左侧(承天巷对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巷。连接许厝埕、新路埕,直通新华路,现在许多人把它统称为“花巷”。

唐代,泉州子城有四门,南门曰“崇阳”(曾改禄蒸),此巷在其西侧。经历宋、元、明三个朝代,泉州城池不断扩大,这里遂成市井中心。

这条名闻遐迩的古街巷,任凭岁月的流失,王朝的更替,它依然存在。巷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景观,周边有唐代的崇阳门(南鼓楼),宋代两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在此建真济亭,吴真人的女弟子———鄞仙姑的仙姑宫,明弘治已末进士、官至南户部右侍郎顾珀的府第、五代晋江留从效的郡园———留府埕、明代黄徽孕的太仆埕、清代许盛之许厝埕、湖广按察使丁炜的丁厝埕、明代黄凤翔之子兄弟进士的黄门埕、蒋德王景府第———关刀埕及新开马路———新路埕,史称“真济七埕”。

它们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年代。由于城市的变迁及人世的兴衰,它们大部分已成陈迹,但是富有神秘和迷信色彩的传说和深入人心的民间故事至今还广泛流传下来。

(一)花巷的沿革

唐宋时期,泉州刺桐港已成为“梯航万国”的东方大港,海外商人远涉重洋来到泉州从事商贸活动。当时泉州郡城范围不大,只有城门四座,政府又规定,外夷人居住或通商贸易只能在城外。那时,南门(崇阳门)西并无花巷之名。倒是有一市曹,地点在今西街会通巷南端一带,此地至今仍有一座市曹宫供奉观音,人称市曹妈,其实是过去的圆通巷。

斯时的市曹是官方设置的,是郡城低级士民聚居的地方,商贾云集于此,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衣摊鞋店、菜市客栈、名点小吃、说唱讲古、书摊、赌摊、卖卜解梦、茶馆酒肆等比比皆是。南宋时一浙江人来此开“龙家”木梳店,远近闻名,斯时有“泉州的木梳、福州的虱篦”之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当时汴京的繁华,泉州市曹一带也可以与之媲美。过去戏剧中,有县官在案桌上拍响惊堂木,大喊:把××押去市曹斩首!说明古代这里还是杀人的地方。

元代,泉州郡城继续向南扩大,但仍遵宋例,与外国买卖均在城外进行,泉州府志记载:元代“地城要地,莫盛城南关(德济门)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政府严禁在城内从事商贸,崇阳门上有人卓望,下有重兵把守,西侧有官屋,供屯驻军兵居住,他们大部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信奉伊斯兰教,时人就把他们驻扎的地方的小巷叫“蒙古巷”,这是花巷最早的巷名。

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政策,把南宋的遗民列为最下等的人———南人。对南人控制极严。为了防止南人反抗,三户人家只能使用一把菜刀并且要供养一名元兵。民族压迫造成江南一带大规模农民起义———红巾起义。统治中原近100年的元政权灭亡了。

由于元政府对开科取士不重视,泉州士子许多人弃学从商,这是当时泉州对外贸易发达一跃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原因之一。

元明鼎革后,人们出于民族隔阂和报复心理,此巷不再叫“蒙古巷”,而用闽南语的谐音叫“梦米果巷”又俗称“卖米果巷”,并就巷名编出一段动人的民间故事。

早时,泉州一知府在睡梦中,梦见他走进一小巷,又进入一老妪家,见她厅堂的桌上放些碗糕在祭祀,知府这时肚子已饿了,就把它吃光,然后回衙署办公,一觉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醒后,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于是知府就微服私访,来到梦中的小巷,进入一家民宅,见到的与梦中情景一样,他所吃的碗糕,原来是祭祀她儿子的,经询问,得知老妪的儿子忌辰刚好是他出生之日。知府认为自己是老妪的儿子再来投胎,于是孝思之心油然而生,知府念其孤寡,日后不断在经济上接济她,直到老妪寿终。

不管此巷是叫“梦米果”或“卖米果”,“蒙古巷”才是它的正名。

清末民初,泉州扎花手工艺渐渐在此落户,他们以卖熟花为主,供市民婚丧喜庆。

泉州妇女发式是束发成“髻”,发髻用簪插固定在脑后,髻上有戴花的传统。鲜花虽美,但容易凋谢,而熟花(即人造花)经久耐用,颜色鲜艳,使用方便,深得妇女尝识。

泉州人过大年时,需用“三牲”、“米果盒”及各种食物来祭祀祖先,在祭品插上春枝、银枝,“春”字在闽南语中是“剩”,意思是“年年有余”,银枝是象征来年能发财致富。遇上婚丧喜庆,妇女的头上也都有戴花的习惯,以示吉祥。因此泉州传统的扎花手工长盛不衰。

清末民初,由王阿城开设的万盛扎花店在巷中落户,随之有万源、金凤……1924年南鼓楼拆除,蒙古巷拓宽,巷中扎花店多达40多家,成为卖花专业巷。市民要买花就不约而来,蒙古巷名逐渐被人们淡薄了,“花巷”成为新的巷名只不过1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