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雪山是什么意思,笔下的灯塔和雪山是什么
星光照耀下的雪景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洪绍乾《半面灯塔半面雪山》诗题的字解
在人生道路上,至使我们一路前行的不是藏在心底的梦想,而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次次出现的希望, 这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看不到任何希望,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去的呢?大到爱情、事业、梦想, 小到在工作单位上的业绩目标,年底目标,考试成绩也是如此。而同样作为年轻人的他把“希望”比喻成“灯塔”把“梦想、成功、美好”比喻成雪山,同时这些名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家洪 绍乾的作品《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吧!
你还是你,我们负重前行,一面是灯塔,一面便是雪山。我记得,很多年前有首歌叫《理想》,是对那 些年独自在外为了理想而拼搏的人最真实的写照。很多年后这首诗歌叫《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它就出自于作家洪绍乾(笔若)的笔下,是曾经那些人嘴里哼唱的《理想》,是现在人们梦里的灯塔,现实生活中的雪山。
之前有幸品读到作家洪绍乾(笔若)新出版的书籍《梦见灯塔和雪山》的电子稿,然今日又见其良作《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纷纷选登。想必品读过这篇作品和这本《梦见灯塔和雪山》这本书的读者第一想法都与我一样:这篇作品《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和这本书《梦见灯塔和雪山》有什么不同?难道是换汤不换药?其实不然,品读《半面灯塔半面雪山》我突然理解了许多,也一时之间透彻了许多。《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带来的不止是向往、憧憬。更是一份回忆、一份淡然,一篇正真能够让你打开诗歌的视野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让你感受到希望、梦想、道路、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些种种在洪绍乾(笔若)的笔下变得别开生面的画面。他用他的言语方式、文笔字句向我们阐释了青春、理想、生活、磨难、希望、梦想、结局之间的联系和矛盾,这些字变成了诗歌里耸立的灯塔、透白的雪山,变成了美好。
山上山下,几个春秋
树枝从墓碑开始撕开你的身体
母亲重新盖下的草坪,又绿了
那是你还给季节的颜色
你的马儿背着石匠滚滚而来
海水反复点亮你的灯塔
——选自洪绍乾(笔若)作品《半面灯塔半面雪山》上阕
“山上山下”很显然他这是在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些人位列高峰,有些人位列山下,形容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几种人群,“几个春秋”形容时间长久,这里的表达方式和洪绍乾的前段时间的作品《给七野》中“翻过巨大的山脉/是大雪纷飞的夜晚”是一样的手法。山上山下,几个春秋。象征轮回与替换。山上山下,几个春秋。在这里不再单纯的形容距离与时间的替换。更应该深层次的是阐述人群。一群有梦想的追梦人。山上的人已经成功了,看到了自己的灯塔与雪山。山下的人却还在努力地朝着山顶前行。追梦的路,不是孤单的。会遇见与自己并肩而行的伙伴。几个春秋。是一个替换吧!山上与山下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象征着逐梦路途的残酷,有人上山而来,也有人下山而去。意味那逐梦的道路上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这是会是多年以后的我们吗?树枝的墓碑开始撕裂我们的身体,母亲重新盖下的草坪又绿了。好像多年后的我们又开始捡起年少时的理想之时,却又被一次次地撕裂身体,然而“母亲”却是为我们盖下草坪,不得不放下理想,放下那时的年少去为了生活奔波。是希望吧,马儿背着石匠滚滚而来,是为我们的理想修筑高台吗?
是为了我们触摸到灯塔吗?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涌来,一次又一次点亮灯塔,这表达了一种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希望是时有时无的,有时迷茫,有时又看见一点点希望。我对诗歌前半段的理解可能浅显,可能不入行家之流。但是我与洪绍乾(笔若)老师相识半载想来他写下这前半阙也是有着我揣测的两分意境:其实长大后的我们也怀揣年少时的理想,也想要去追逐那份理想。奈何长大后的我们多了牵绊与挂念。放下了年少时的豪迈,却又见马儿背着理想的基石向我们奔来,那份希望之火又被点燃。
了解作家洪绍乾(笔若)老师的都知道,他是一个从苦难中走来的人,一个在荆棘丛里奔跑的人。今日的洪绍乾(笔若)老师,已然成就太多却也是在生活中怀揣一份遗憾。那是一道洪绍乾(笔若)老师无法忘记的身影,是他在奔赴理想道路上遇见的希望,看到的灯塔。(关于那道身影详情见洪绍乾(笔若)的成名之作品《写给姐姐》)。对于《半面灯塔半面雪山》上半阙我无法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但是我知道,也领悟:无论怎么样在奔向灯塔,触摸希望的同时我们也将面临大雪磅礴,也将学会取舍。诗歌是能够撼动一个人内心灵魂的产物,作家洪绍乾(笔若)他又一次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年少的梦想、对生活的向往融入到他的言语,他的文字当中。都说诗人感性,诗歌柔弱和朦胧的美,但是可知当诗人把这份感性完全融入生活,写出自己的情与意。诗歌便不再柔弱,它便是一把能够洞穿一切灵魂的利剑,变得更加阳光、积极向上。无可厚非,我相信换了任何人,任何场景当捧读这卷诗歌之时,便会使得时光倒流,想到自己的理想,那时的年少与不羁。
杜鹃盛开,刚腾出的病房
摆满了别人的牙齿
做梦人,脊背靠脊背
有时背着亲人等到黎明
有时背着诗囊把水扶上山
——选自洪绍乾(笔若)作品《半面灯塔半面雪山》下阕
你看杜鹃花盛开的时节,医院里刚腾出的病房摆满了别人的牙齿。当我们勇敢的告诉别人我们自己的梦想时,往往有一部分人是觉得“可笑的”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看不起别人的表现,那些被别人这是归途吗?想来是的吧,当我们又开始捡起年少的理想,开始看到奔赴理想之时,沿途不单单开满了杜鹃花,也堆满了同样的在奔赴理想道路上倒下的人,堆满了那条狭窄的小道。最后三句是全诗的经典,也是现在看过这篇作品的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三句,在多给平台上也是评论称赞最多、感慨最多的三句。再品读一次:做梦人,脊背靠脊背。原来如此一般奔赴理想的人还有很多,原来大家都背靠背艰难的在 奔赴理想的道路上前行。这句点破了太多太多,画面感也开拓了太多无形之间得与失豁然开朗。
“有时背着亲人等到黎明,有时背着诗囊把水扶上山”这一句我觉得是全篇作品的经典了,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奔赴理想的人还有很多,脊背靠着脊背,一边是身上承担着家庭重任等到黎明——等待天亮,等待希望之光,有时背着自己的梦想把水扶上山。
而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理解就会让人大吃一惊了,这或许就是朦胧是的一大特点吧!“做梦人,脊背靠脊背”“做梦人”为什么是做梦人?难道这些梦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脊背靠脊背”上文我们理解为是“奔赴理想的人有很多”而这里我们如果把它理解为“睡在一起的两个人”那就只有是夫妻关系的两个人才会“脊背靠脊背”吧!这不难理解。
“有时背着亲人等到黎明”中的“背”字是多音字;如果是读“bei”第一声,那么就是一边是身上承担着家庭的重任、背负着亲人们的希望和期待等到黎明——等待天亮或者理解为因为压力整夜难眠。
如果是读“bei”第四声,那么就是违背亲人、父母的希望熬夜通宵或整夜难眠。“有时背着诗囊把水扶上山”这里一个动词“扶”把整个画面描写得栩栩如生,先来理解一下意思。刚开始我读到的时候只是感觉到好,但 是并没有第一时间感觉到好在什么地方。读到这里我们要回到这篇诗歌的标题上来看“半面灯塔半面雪山”再看“雪”和“水”有什么关系?都知道雪融化后变成水,但是回想一下水要变成雪,这是有点难度的。那么他 们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当初也想了很久,我们翻阅了洪绍乾的代表作品《脚趾上的下弦月》一书,在《写给姐姐》和他 2016 年的抒情诗作品《在这里爱你》中他这样描述到“我为你种下一片桃花/你若回来,桃花便年年为你盛开/你若不再回来/我便将所有的思念和桃花一起埋葬”我才知道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今天他又重复使用了。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只要有理想、有梦想,不管这个梦想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不管是否可以实现,我们都要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梦想,努力朝着它靠近。
好像我们都一样,需要抉择的太多,需要取舍的太过杂乱。长大后肩膀上不再是理想而是身后的家人,要么违背家人的意愿奔赴理想,要么就是背负着家庭的重任的同时奔赴理想,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希望,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灯塔。话锋转折,想来这是用意最深之处了。试问谁愿意放弃年少时的理想,谁愿意丢下青春时的梦?所以又背着诗囊把水扶上山。这两句成为了描绘现实最为直接的两句,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明天,自己托在脊背上的心酸。洪绍乾(笔若)老师深知自己也怀揣一份遗憾,所以用诗人为喻,以诗人的口吻、角度写下名句:有时背着亲人等到黎明,有时背着诗囊把水扶上山。解开句迷时就是我们终将长大,我们终将不负年少奔赴理想的同时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
全篇诗歌完结,诚然让我受益良多,让我对作家洪绍乾(笔若)老师的作品包括他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如在与洪绍乾(笔若)老师的交谈中提及这首诗歌时他说:我们都是用稚嫩的青春去追逐梦想,走向远方,然而这一切能够让我们实现梦想的东西确是被海水一次次击打的灯塔,一次次被点亮的希望。想到青春年少,想到关于理想。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对这篇作品的全部: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前途似海,你的雪山、你的灯塔终究会到来!我们将为您解读更多关于洪绍乾的优秀诗歌作品,我们来日方长,下一次为您解读《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