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王重阳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王重阳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绝世高手,贵为“天下五绝”之首,享有“中神通”的美誉,同时也是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并非金庸虚构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也确有创立全真教其事。

王重阳生于公元1112年,原名中孚,字允卿。祖上居于陕西咸阳,家境富裕,在其祖父一代,迁往终南县刘蒋村,王重阳即出生于此村。其年轻时的阅历和大多数文人一样,自幼儒学修习儒家经学,长大之后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可是根据《金莲正宗记》记载,王重阳在阜昌年间(1130-1137年)因言获罪,被革除了功名。这对于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前途算是终结了。好在王重阳不仅仅是一个读书人,他还学习过武艺,后来参加武举考试,结果中了甲科。能在武举考试里夺得甲科,可想而知王重阳的武艺必定非凡,大概是由此,金庸才会将他塑造成武林高手吧。

不过金庸的描写有一点与历史事实不符,在他的笔下,王重阳对金政权深恶痛绝,曾领兵抵抗金人。但根据学者考证,王重阳参加的文举考试是由金国扶植起来的伪齐政权的考试,而武举考试也是金国举办的。可见,王重阳并没有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敌视金政权。

在考中武举之后,王重阳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长期在甘河镇当一名征酒小吏。他慢慢的对官场感到厌倦,最终辞官归隐。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遇到了两位异人。这两位异人传授给了王重阳五篇修真秘诀。王重阳以此为契机,投身道教。也有些版本把王重阳遇仙之事放在前头,辞官之事放在后头。一般认为,王重阳所遇到的这两位仙人分别是吕洞宾和钟离权,他们因此被列入全真教的五祖当中。

王重阳出家后,改名为王嘉,字知明,道号重阳子,王重阳即由此而来。关于重阳子这个道号有两种解释:第一,王重阳想向他的启蒙者吕洞宾和钟离权致敬,吕洞宾道号纯阳子,钟离权道号正阳子;第二,钟吕内丹教派的修炼讲究消尽阴气,炼成纯阳之躯,“重阳”即代表纯阳的意思。

出家后,王重阳抛妻弃女,在终南县四处云游。其行为举止放荡不羁,饿了就在街上乞食,困了就露宿街头,所以当地人都管他叫王害风。不过,不管是遇仙,还是行为癫狂,都是佛教、道教人物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所以这段故事怕是经过了大量渲染的吧。

大定元年(1161年),王重阳来到终南县南时村,在那里挖了一个洞穴,取名为“活死人墓”。没错,《神雕侠侣》中引起读者无限遐想的活死人墓,其实就是一个土洞。顾名思义,“活死人墓”表明了王重阳已经自觉超离了世俗,跨越了生死,不再属于活人了。他还在洞中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王害风之灵位”六个大字,洞穴四角各种了一株海棠,说:“吾使他日四方教风为一。”之后,王重阳在这个坟墓里开始了两年多的潜心修行。

大定三年(1163年),王重阳觉得自己修行已满,于是填了活死人墓,返回家乡刘蒋村一边结庐隐居,一边开始点化乡里亲戚。事实上,从他还在活死人墓中修行时,便已经有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了。他的第一位弟子史处厚就是在此时收的,返回刘蒋村后,也收了数名弟子,但皆不及后来的全真七子出名。

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突然烧毁自己的茅屋,前往山东传教。到达海宁州以后,王重阳遇到了马从义。马家是当地的豪族,号称“马半州”。马从义曾经做过一个梦,有术士为他解梦说,此梦暗示他活不过四十九岁。马从义因此感到恐慌,遂广泛的结交道士,以期学得长生不死之术,也正是由此与王重阳结缘。他在家中为其修建庵堂。王重阳为该庵堂命名为“全真”。

后来,王重阳游说马从义放弃家财,出家从道。马从义由此成为了王重阳的徒弟,改名为马钰,道号云中子,后改为丹阳子,即马丹阳。其后,王重阳又收了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刘处玄、孙不二为徒,此即全真七子。大定八年到九年,王重阳师徒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建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至此全真教正式成立。

有人或许会问,为何王重阳建立的会都要冠以“三教”二字?这是因为王重阳所创之全真教,并非只宣扬道教教义,它实际上还融合了儒家、佛教教义,倡导三教合一。比如:他说:“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其中“明心”就是出自佛教教义。再如:他强调:“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属于儒家的伦理要求。其创教宗旨即:“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

王重阳于大定十年(1170年)逝世,享年五十八岁。之后其四大弟子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将其灵柩运送回故乡刘蒋村安葬。

随后全真七子继承王重阳的遗志继续传教,各自开创了新教派,马丹阳创立遇山派,谭处端创立南无派,刘处玄创立随山派,丘处机创立龙门派,王处一创立嵛山派,郝大通创立华山派,孙不二创立清净派。其中丘处机由于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后被任命掌管天下道教,龙门派也发展至极盛。时至今日,全真教和正一教成为中国唯二流传下来的道教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