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4000个梦分析之后,科学家得出结论:梦境是在延续现实生活
这个世界对于人类而言仍然充满了疑惑,即使从目前看来我们的 科技 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仰起头时,内心满满都是对宇宙世界的困惑,地球从何而来?时间从哪里开始?宇宙是否有边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飞向了太空,试图去解开这些谜题。
当我们低下头沉思,有关世界的疑惑又回归到了我们本身,大脑为什么不能被全部开发?意识来源于何处?我们每晚做的梦究竟代表着什么?未曾想,这小小的人类躯体,竟然比太空 探索 还要复杂,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没有定论。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迈入了“大数据”的浪潮中,海量信息都能建立成库,进行统筹。
就连我们的梦境也不例外,科学家竟然创造了一种收集和统计分析梦境的机器 ,这个庞大的“梦库”通过对24000个梦境分析之后,得出了梦境确实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延续的结论。原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有科学依据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们研究梦境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吧!
相信大家都有过做梦的体验,有些梦境与现实世界极为相似,也有些梦境称得上是光怪陆离、天马行空。我们醒来时有时会清晰记得梦里的内容,但是更多时候只记得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
或许是因为经常会做梦, 人们渐渐对“做梦”这件事不以为意,不过还是会在做一些噩梦,尤其是有关生死的内容时,醒来去查查《周公解梦》,以求心安。
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梦就是一种生理现象,由于梦境许多时候与现实差异极大,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超出现实世界第三维度的存在,因此更多时候 科学界认为梦实际上是一种“意象”。 提及意象一词时,可能有人觉得太宏大了,其实并不是如此,以月亮代表思乡之情和哀思为例,月亮是一种实体,却象征着别的意味或者说是 情感 ,这就是它的“意象”。
最早对“梦”起了疑心的民族,就是中华民族,我们的好奇心似乎异常的旺盛,并且中国人没有完全固定崇拜的“神明”,更多时候我们更相信自己,这大概就是我们最早对梦起疑的原因吧。
《墨经》上是这样描述的, “梦,卧而以为然也”。
后来我国的思想家仔细对梦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了以下四点结论:第一, 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这是根据梦境怪诞的内容而言的。第二, 梦是现实精神活动的延续 ,比如说你白天没做完的工作,做梦时都还在继续。
第三, 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我们做梦大多无法逃脱现实框架,梦境总有些地方会与现实重合。第四, 梦是不安稳的睡眠状态, 这就是从机理判定了,毕竟做噩梦时我们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甚至是身体颤抖的状况。
假如从心理学出发,那么梦就变成了“潜意识”的体现,大家都熟知的弗洛伊德就认为梦其实体现着我们在现实当中“压抑的欲望”。这些欲望在梦境中得以释放,使得潜意识获得满足。
人究竟为什么会做梦呢?难道就是因为白天思虑太多,晚上睡觉时就把这些没有处理完的思虑又带到了梦境里面吗?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科学界对梦的定义就像对意识的定义一样,一直都不固定处于摇摆之间。
生物学家经过长期对大脑的各项数据进行研究和观测之后发现, 梦其实来源于我们的脑干部分 ,它在我们睡着之后依旧会不断地放电,这些神经电脉冲控制了我们的听觉、视觉等部位,使得我们开始做梦。
更有趣的是, 他们发现相对于左脑而言,右脑做梦的频率更高,这大概是我们梦境如此形象生动的原因。
至于人为何会做梦,在经过多次临床试验探究之后。科学家认为“梦”的产生其实源于现实环境的刺激,比如说你在睡觉之前看了一个“恐怖电影”,电影中鬼的声音和样子刺激了你的视觉和听觉。那么今晚你的梦境可能就会比较恐怖,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身体上的刺激当然也算数,许多人在青春期长个子的时候,都梦见过自己从高处跌落或者爬楼梯时一脚踩空。据悉,这与我们腿部神经的抽搐活动有一定的关系,现实中的腿抽筋传递到了梦境当中,就变成了坠落。
假如从心理活动方面来说, 人做梦就是因为要表达自己的“潜意识欲望”, 那些我们在现实中不敢做的事情、不敢说的话,在梦中都能够自由地表达,丝毫不用克制。追溯其根本动机,可能是我们心中某种强烈的“愿望”在驱使着我们,就像高考前不少高三学生都会无数次梦见走进考场或者查分的场景。
中国人在做梦之后,通常会上网查询,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安慰。但是毕竟我们都生长在红旗下,是正统的唯物主义者,所以一般只相信解析中好的那一部分,不好的就会自动忽略。
比如有名的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理论,中国人在左眼跳时会很欣喜,变得迷信相信自己会有意外之财。但是当右眼开始跳时,则立即表示这是人体正常的身体反应,和灾祸无关,听起来很有意思,我们就是在“科学”和“迷信”之间反复横跳。
建立“梦库”检索工具的正是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福格利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 ,他们在原有的梦境解析系统“霍尔和范德卡斯尔系统”之上创建了全新的追踪解析梦境的工具。因为这个老系统虽然依旧能用,但是对梦境信息的筛选功能和解析方式都太落后了,十分耗费时间。
所以这位科学家和他的团队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录入其中,能够快速甄别信息进行筛选,甚至还能在得出结论报告之后为其打分。
设计完成之后,为了证明这一工具是否有用, 他们从 历史 数据库中抽出了约24000个梦,逐个对其检索和验证。 最终的结果十分令人欣喜,这一工具确实很有用,虽然出现了少量的误差,但是对原系统简化了许多,分析起来耗时更短更方便了。
并且通过查看这些梦境报告之后,科学家发现近乎全部梦境都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具有关联性,有些比较明显,有些比较隐晦,但是假如你仔细去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总有细节会体现做梦者的现实。
比如说现实中遇见的人和事、说过的话、思考的方式、惧怕的东西,都会映射在梦境当中。就像我们前文中提到,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会带入梦境,不少学生更是表示,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到了晚上做梦时还在求解。
不少人看到这里肯定会想,人活着也太累了,白天在现实中工作,晚上在梦境中竟然依旧在继续打工。根据梦境多种多样的类型,专家普遍认为做梦还是对人有好处的,甚至有“只有做梦,才代表进入了深度睡眠”的说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梦究竟有什么作用?
生物学家通过对做梦者的大脑活动以及状态进行监测后发现,做梦其实能够帮助大脑“自愈”。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频繁地用到大脑,更遑论遇见一些难题时,就要开始“烧脑”了,工作一天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脑细胞消耗了一大半。
而 梦,恰好就在我们的睡眠当中做着修复脑细胞的工作 ,这么来看“不做梦会变傻”的传言可能是真的也说不定。
此外从心理层面而言,梦既然在弗洛伊德口中代表着“潜意识欲望”的释放,那么做梦对我们的心理舒缓和放松必然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正是 我们释放压力的一个“窗口” ,在梦中我们可以尽情大喊大叫,宣泄我们的情绪。
在醒来之后,就会发现那些不愉快的心情已经被梦境带走一大半了。这大概是许多抑郁症患者表示夜不能寐、无法做梦非常痛苦的原因,如果焦虑无法找到释放的出口,那么在不断积压之下总有一天会压垮人们。
同时,不少科学家认为梦具有激发灵感的作用。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三维的,但是 梦境可以脱开三维的限制,带领你向更高维度的空间走去 ,当你挣脱桎梏之后,思想就会在那里获得新生。
据说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关于数学的创造性概念,就是从梦境中获得的,不过它是将好几个梦联结在了一起。因此,做梦也被认为是通往四维空间的唯一通道。
梦境是现实的延续这件事情,从古至今无数人都在研究验证,事实证明“梦境”虽然神秘莫测,但确实与我们现实所经历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大家看过著名导演诺兰拍摄的电影 《盗梦空间》 ,可能对这一说法更有体会,毕竟主角一直在根据其他人的现实经历创造梦境。
我们也会经常将现实中的“强烈意愿”加之于梦境当中,比如许多人在现实中会追星,迫切地想要见到自己的偶像,那么在梦境中他可能真的会抵达演唱会的现场,再夸张点甚至能上台合唱。
而我们对远方或者逝去亲人的想念,也会常常寄托在梦境当中,比如说在远方工作时梦见自己回到家乡,或者亲人逝世多年之后与我们在梦境中重逢。
假如有些美好在现实中已经烟消云散,那么就让它在梦境中得以延续吧,毕竟做梦可是能给我们“充电”的,在梦境中甩开沮丧的情绪,醒来时又变成了元气满满的自己,确实是一件蛮不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