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史载,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梦见顶有白光的金人(金甲神)现身于中国西方。次日,明帝召集群臣解梦。大臣傅毅说,这个金甲神必定是西方印度几百年前的一个大圣人。于是,明帝就派使者蔡愔、秦景等18人到大月氏,蔡、秦等人得到后者的热情接待。后来,蔡愔等人带着佛画像和佛经以及两位中天竺高僧摄摩腾(又译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一同返归洛阳。蔡愔迎佛画归国,佛像在中国始有蓝本。
公元68年,汉明帝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命名,称为白马寺。摄摩腾在寺中曾译《四十二章经》,藏于14石函中,于是建起塔寺。明帝的异母弟楚王英皈依佛门,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徒。楚王英经常与沙门(佛教僧侣)、佛徒们在一起祭祀佛陀,并使佛教传到了中国南方。
虽然这种说法比较官方,但我们从为明帝释梦的傅毅所说的话来看,佛教和其教义在明帝得梦前就在中国有所传播了,因此,傅毅才会把西方金甲神附会为印度佛祖,且明帝也才会相信。
东汉延熹年间(公元158—166),桓帝在宫中亲祀黄老和佛陀,佛教与黄老并重。当时信奉佛教的主要是皇族和上层贵族,他们把佛陀和黄帝、老子并列起来当作一种神仙进行崇拜。佛教既受提倡,佛典的翻译就势在必行。东汉灵帝、献帝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中国,佛经才开始大量翻译,促进了佛教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