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杨修那些事儿(猜谜)
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近八十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却是群雄并起英雄辈出。排兵布阵沙场点兵攻城拔邑运筹帷幄谋划方略兵法计谋兄弟情义都几乎都到了极致,连猜谜语,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猜谜爱好者是曹操和杨修。
曹操在门上写一个“活”,杨修便知“丞相嫌园门阔耳”,让人把门拆了往小改造。
曹操在点心盒上写个“一合酥”,杨修便招呼众人一起把点心吃了。杨修说“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
这都是入了中学课本的人尽兼知,谜面也不太复杂,谜底好像也不难理解。
对“曹娥碑”碑文的猜谜,就得琢磨了。
曹娥是投江救父的孝女,作文镌碑是为了记录孝的故事。蔡文姬她爹蔡邕感于碑文写的好,在碑的背面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
曹操看着石碑背面的谜面,问杨修知不知道谜底,杨修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
走出三十里地,曹操说“我知道了。”
他和杨修各自写出答案:
黄绢,有色的丝织品,是绝字;
幼妇,少女的意思,是妙字;
外孙,是女儿的孩子,是好字;
齑臼,承受、捣碎辛辣调料的器具,是辞字。
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感叹“我比不上杨修,三十里后才明白。”
这谜底,对照谜面逐字对应才能有所了悟。所以说,这也是曹公,其他人别说三十里,恐怕三百里也未必想得明白。
这些猜谜轶事,好猜难猜,觉得杨修一直是主角,曹公是配角。
最后一次猜谜,二人都是主角,杨修被曹操斩首,“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这便是道破军机的“鸡肋”之谜。
有些游戏不好玩,玩不好便是以命成全。
曹操兵临汉中,刘备派马超据险固守,曹操进退之间,举棋不定。
夏侯惇问夜间口令,正在喝鸡汤的曹操看着碗里的鸡肋随口说“鸡肋鸡肋。”
杨修知道后便开始收拾行装,为撤军做准备。
夏侯惇不晓得啥情况,杨修说魏王的意思“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夏侯惇感叹“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然后,杨修以“惑乱军心”之罪被斩,夏侯惇在众官求情下才免于一死。
然后,直到今天,人们一说“鸡肋“便知所指所意。
三国,浪花淘尽英雄。撇开政治、权力的盘算与游戏,杨修之死也是一抹特别的色彩。
杨修临死说“固自以死之晚也!”三十四岁的杨修说自己死的有点晚,看来,以其聪明,是早猜到了自己死生之谜。
据说,杨修死后,曹操做梦后又想起杨修还念叨着“修来解梦啊!”
最佳猜谜手杨修走了,想来阿瞒也是孤独了。
乱世的两个英才,两个高傲的灵魂,惺惺相惜,又不得不杀,又岂是因了谜语这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