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要赐死甄宓?

《洛神赋》,大家恐怕都听过,原型指的就是曹植为了纪念甄宓而特意感怀作下的。

甄宓死后,曹植写下《出妇赋》,为心上人打抱不平,次年曹丕把甄宓的枕头送给曹植,让他永远活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从而失去斗志。 曹植在政治与爱情中,统统的彻底败下阵来。路过洛河之际,睹物思人,写下了《感甄赋》,以洛神的形象形容自己心中的甄宓,后来为避母讳,改名《洛神赋》。

甄宓,最初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袁绍的儿子,一起生活不到四年,袁绍就带着这个儿子一起带兵出战,把甄宓留下来照顾婆婆。一分别又是五、六年。

五六年之后甄宓没等来夫君凯旋,等来的是破城被俘。因为貌美,被曹丕看中,免于一死,再嫁给了曹丕。婚后生活和睦,专宠多年,生下曹丕长子和东乡公主。

甄宓或许真的对曹丕宠爱其他嫔妾有怨言,但是如果没有郭贵嫔的挑拨,曹丕和甄宓的矛盾不会日益激烈,最后以至于要赐死甄宓。

甄宓被赐死之后,根据史书的记载,是郭贵嫔亲自验身,她还担心甄宓冤魂不散,在地狱伸冤,所以就?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塘上行》是甄宓死前所留下来的,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刻骨的悲伤之情?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或许这种结局她早就预料到了,只不过她没想到来的竟然如此之快!有人说,甄宓就是因为此而作触怒曹丕,才被曹丕亲手终结了甄宓的生命。?

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甄宓进入曹家后,曹植仰慕其文采,倾慕其容颜,于是频频接触,使得彼此互有好感,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洛神赋》。曹植对曹丕,欲除之而后快。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老婆甄宓去引诱曹植,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说法其实倒也可以相信,毕竟曹丕和曹植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矛盾,无非就是曹操最后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流逝,甄宓年老色衰,然而她却在曹丕有了新欢后,暴露出了她其实也有争宠的心。一向多疑的曹丕看来,甄宓的举动,无疑颠覆了他内心熟悉的形象。所以,他认为甄宓是欺骗了他,干脆赐死了甄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