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模型”讲故事

本周在《娜些年华60秒演讲行动营》的作业是用汉堡模型讲故事或者是改编故事。

汉堡模型是指利用汉堡模型来讲故事,夹层最上面面包我们用它来陈述过去,或者一个前置的认知,夹层下面那块面包用它来表述未来与结果,夹层中肉的内容是对故事的详细的阐述。

如果前置的认知与后来的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把故事的包袱藏在夹层中间,好的说的更好,差的说的更差,会让中间故事的阐述更有吸引力。

故事引人入胜真的很重要。

听听我的练习小故事吧。

最近来形容,我和青春期儿子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小冲突不断的母子俩。

这不,他要去金寨学农,我是一边帮他收拾行李,一边千叮咛万嘱托,你出门在外一定要勤快点,多主动练习干农活,认真热情点,多帮助同学,每天晚上睡前想想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校为什么组织你们高中生去?

人家倒好,干脆耳机带上,还大声顶嘴,哎呀老妈,昨天就说过的又重复了,能少唠叨点吗?把我气得够呛,却又无语。

第一天,老师在群里发布的同学学农照片显示他劳动还挺像模像样,第三天,老师就小窗通知我,他和同学争抢捞泥鳅,两人都摔跤在泥河里,把同学胳膊拐到了,幸好有随行医护人员护理没大碍事。

当天晚上他主动微信向我示好,老妈呀,拜托了,快给点钱吧,明天我陪同学去卫生所换药,要请他吃饭赔不是吧,怎么办?只能发红包给他,这是家长替孩子必须承担的行为不妥的责任呀。

最后一天老师又在群里表扬他劳动有进步,得到农民竖大拇指的照片,心中窃喜,还怎么生他的气,抗争与妥协,悲喜有加,这不就是青春成长的故事吗。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可能都是最好的安排,只不过当时的我们不这么觉得而已。

故事讲述练习完成后,自己还挺得意,觉得讲故事的状态不错。

但是,从娜娜老师的本周评述,反馈与总结中,我的故事应用的汉堡模型是有问题的。

故事的发生变成是以时间为主线的,没有吸引力的对比与反差,成年人的说理教条主义成了主线,而不是故事本身,自我也警觉到是有些话不对题了。

参与演讲训练营中的有个小学生高楚尧讲述的的“画蛇添足”倒是非常符合汉堡模型讲故事要求,获得了优秀作业的点评。

可见,我们成年人更是喜欢自说自话,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还喜欢去说理,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

其实汉堡模型不仅应用到讲故事中,在职场上给领导汇报工作也能借鉴。

例如,开场先设计出一个吸引领导注意力的话语,先说汉堡模型面包的上层-目前工作现状,提出问题,再说下层中如果解决了问题的会带来的改进与变化,为正式汇报鸣锣开道,最后抛出中间的那夹层肉的内容,详细的解决方案与建议,这样的汇报,领导爱听也能展示你的风采。

真是工作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没有关系,时刻反思,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接受指导与修正,下周接着操练这个“汉堡模型”继续练习讲故事。